便民今日关注

我的老师

2021-11-18 18:16:27 来源:河北新闻网

扫码阅读手机版

在我五十多年的人生中,遇到过无数给我温暖、助我成长的师长。但印象最深、帮助最大的莫过于小学的李学亭老师。

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,也是陪我整个小学生活的一位老师。先是在本村的一至四年级,后来到东盘石联办。记忆中李老师是严师,在教学中一丝不苟,难题掰着指头也得教会,课文背不转不行,作业做不完不行。李老师也是一位如慈母般呵护学生的老师,大到头疼脑热,小到扣子掉、衣服破,她都无微不至地关心。特别是对我这样自小失去母亲的孩子,缝缝补补那是常事。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穷得穿不起外套,更没有内衣,整个冬天就是一身棉。记得三年级时我穿了大半个冬天的裤裆崩了,自以为别两个别针就能遮羞,没想到有次到黑板上做题,老师见全做对了,说:“很棒,下去吧”,激动得我迈起了正步,结果“刺啦”一声,裤裆撕开,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,我慌忙捂着屁股坐回桌椅上。下课后,李老师便把我叫到她的宿办室。

“脱下来棉裤,我给你缝缝。”她边俯身拉床上的被子边说。

我有点懵。那时候已有十来岁了,一个已经懂得男女有别的男孩子,而且是一个家中没有母亲和姐妹的男孩子。

“快点,诿误什么?脱了,钻到被窝里。”她轻轻地推了下我的头,转身就拉开抽屉找针线。

我犹豫了片刻,还是慌忙爬上床头。先拽过被子,三下五除二地褪下棉裤,赶忙把下半身盖住,半躺着不敢动。李老师随手拿起我充满汗臭味儿的棉裤,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,而我尽管小心翼翼,半年没洗澡的我,还是将她那雪白的被里子沾上了大片污迹。

五年级我们从本村改到距村三里多的东盘石联办,因为是毕业班,为了考重点中学,我们都很努力,老师们也抓得很紧。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,为了攻克一道数学难题,我竟忘了回家吃饭。

“毛毛,你没回家?”

不知过了多久,忽然听见有人叫我。抬头一看,原来是教语文的李老师吃过午饭回来了。我忙说:“有道题,我想做了再走。”便又埋头验算起来……

“毛毛,给你。”临近上课时,同村的一名同学来后,递给我一张热乎乎的烙饼。那是一张圆圆的、比农家驱暑用的芭蕉扇还略大一些的烙饼。尽管饼做得有点煳,但仍掩不住那温热和金黄所诱发的喷香。

“谁做的?”我感到诧异。

“嗯……你爹见你没回家,做的。”同学吞吞吐吐地回答。

我很纳闷,因为当时细粮少,家里穷,相依为命的父亲是很少做烙饼的。但饥肠辘辘的我实在禁不住那香喷喷的诱惑,便不顾一切地吃了起来。

下午放学,回家问起父亲,他很是诧异地说:“没有呀!晌午下地回来就不早了,没来得及给你捎吃得呀!”这时我才想起也许是李老师吧,因为中午只有李老师看见我没回家,而且她家就在学校附近,回去做是赶得上的。我又想起饼做得有点煳,可能是李老师怕耽误上课,匆忙做的,结果火大烙糊的吧。翌日上学,追问起捎烙饼的同学,证实了自己的推测。同学对我说:“李老师不让告诉你。”顿时,一股暖流涌遍全身,泪水模糊了双眼。

考上中学后,李老师仍一如既往地关心我。初一的那年秋天,父亲在上房晒谷时不慎跌落。我闻讯后赶忙回家,见父亲一瘸一拐不能正常行走,便瞒着父亲回学校开了转学手续,到乡里的中学走读,以便早晚能照顾他。好像没过两天李老师就知道了,她连夜到我家做工作,劝我返回重点,并执意亲自送我。拗不过李老师,我和父亲只好答应。第二天一大早,李老师就骑车来到我家,把我的行李绑到后架子的一侧,我从另一侧上车,拖着我蹬了二十多里山路,送我到学校。那时候还是土路,弯多坡多坑洼多。一个三十左右的女子,带着我和我的行李,爬坡甚是吃力,汗水浸得衣衫紧贴着后背。而且因为带的是过冬的铺盖,且又必须捆绑到车的一侧,时不时地走着走着行李就倾斜拖地,一路上不知道重新捆绑了多少次。记得是在爬康家庄的那个小坡道时,我看一路劳累的李老师更加吃力,车子骑行快要停下来的样子,便要下车。李老师说:“不用,不用,咱们得赶紧走。”看着李老师湿漉漉的衣背,想起她多年来母亲般的关爱,泪水夺眶而出,我竟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:“妈妈”,李老师回了下头,问了声没事吧,便又赶忙向前走去。

岁月育人,参加工作后,我越来越懂得李老师的良苦用心,感恩和愧疚的心日益浓烈。她调县城附近后的一年腊月,我带着妻子去看她,提起这些事,她才惊异地想起,淡淡地说:“唉,你是苦孩子,又用功,做老师的能不关心吗?”话轻得就像一丝风,但那可是温暖整个大地的春风。

我看望她她不仅不觉得理所应当,反而一个劲儿地给我倒茶、留我吃饭,还硬塞给我一百块钱,说是补我和妻子的婚礼份子。也许李老师不只是对我如此吧?只求付出,不求回报。天下赞美老师的语言很多,但在我心里始终觉得,李老师是一位慈母般的好老师,是一盏亮在我心底的灯塔,温暖和照耀着人生。多年来,每当烦燥、倦怠无端袭来的时候,每当名缰利锁不经意困扰的时候,我便会想起李老师,想起她那湿漉漉的后背,想起那块香喷喷的烙饼……于是便迸发出奋斗的激情,驱使我像李老师那样淡泊名利、奉献人生。

 

【关文军,笔名关新、大山之子,55岁,大专文化,中共党员,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东王庄村人。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诗词协会会员。】


责任编辑:孙明霞

相关新闻:

电子报

凡注有“河北新闻网”电头或标明“来源:河北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(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)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、摘编、复制、链接、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